服務熱線
86-0769-83110798
型號:GS-KSYC3000
產(chan) 品時間:2021-07-27
簡要描述:
空氣淨化器用環境試驗艙:空氣淨化器是清除室內(nei) 顆粒物的一個(ge) 有效途徑,但目前市場上空氣淨化器的淨化效果參差不齊,因此在特定的實驗條件下建立一套衡量其淨化效果的評價(jia) 方法十分必要。
空氣淨化器是清除室內(nei) 顆粒物的一個(ge) 有效途徑,但目前市場上空氣淨化器的淨化效果參差不齊,因此在特定的實驗條件下建立一套衡量其淨化效果的評價(jia) 方法十分必要。該評價(jia) 方法主要包括選擇實驗平台、汙染物濃度發生係統和監測係統。 按GB/T18801—2008《空氣淨化器》的檢測設備相關(guan) 要求,選用 30m3大尺度環境艙作為(wei) 實驗平台。
1 環境試驗艙概述
環境試驗艙整體(ti) 構造主要由艙體(ti) 、空氣淨化與(yu) 溫濕度控製係統、空氣采樣係統、汙染源發生裝置組成。
1.1 艙體(ti)
檢測用環境試驗艙由內(nei) 艙和外艙組合而成,內(nei) 艙嵌套於(yu) 外艙之中,為(wei) 環境試驗艙主體(ti) 測試部分,尺寸為(wei) 3.5m×3.4m×2.5m,體(ti) 積達30m3,外艙環繞在內(nei) 艙外側(ce) ,起控溫控濕控製外界環境的作用。艙體(ti) 由聚氨酯板材拚接而成,內(nei) 艙的內(nei) 壁為(wei) 不鏽鋼板,型號為(wei) 304,吸附性小,鋼板連接處用吸附性小的聚四氟乙烯條及矽酮密封膠密封。艙門足夠大,能放進大體(ti) 積的測試樣品,艙門與(yu) 艙體(ti) 密封采用低釋放的聚四氟乙烯墊圈。觀察窗設置在內(nei) 艙的艙門上,離地約1.5m高度,麵積約0.25m×0.25m。
1.2空氣淨化與(yu) 溫濕度控製係統
環境艙的空氣循環包括內(nei) 循環和外循環。內(nei) 循環是指對內(nei) 艙室內(nei) 的空氣進行淨化和控溫控濕,測試前,通過控製麵板設置內(nei) 艙溫濕度,打開內(nei) 艙風閥,開啟變頻風機、電加熱器和濕膜加濕器。空氣經變頻風機產(chan) 生正壓,進入內(nei) 部循環,依次經過表冷器、變頻風機,在通過流量計控製流量後,由電加熱器加熱,隨後經濕膜加濕器進行加濕,溫濕度適宜的空氣再進入多功能空氣濾清器。***終,潔淨的空氣經內(nei) 艙風閥送至內(nei) 艙中,同時內(nei) 艙頂部的混勻風機使氣體(ti) 形成不規則旋流,加快氣體(ti) 混勻,使艙內(nei) 不留死角,經過數次循環達到實驗要求的潔淨程度。測試時,關(guan) 閉內(nei) 艙風閥,同時打開外艙風閥,外艙空氣由風閥進入係統經處理後,回到外艙,此循環稱外循環,用於(yu) 間接控製內(nei) 艙溫度。外艙間接控溫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由於(yu) 實驗過程中內(nei) 艙中空氣與(yu) 外界的熱量交換,造成溫濕度變化,從(cong) 而影響汙染物的揮發規律。
1.3 汙染源發生裝置
在測試空氣淨化器時,需要測試前,在艙內(nei) 產(chan) 生一定濃度的汙染物,然後開啟淨化器,測試其淨化效率。采用遙控式汙染源發生器迅速產(chan) 生一定濃度的汙染物,該儀(yi) 器主要由底座、升降台、表麵皿、頂蓋、擴散裝置及遙控器構成。測試時,將可揮發的溶液倒入表麵皿中,通過電阻絲(si) 加熱,表麵皿達到較高的溫度,使液態汙染物迅速氣化,擴散裝置發出的快速氣流使氣態汙染物迅速向周圍擴散,利用遙控器控製升降台的升降,從(cong) 而間接控製表麵皿的開啟與(yu) 關(guan) 閉。遙控器的遠距離控製,避免測試過程中人與(yu) 有毒氣體(ti) 的接觸,使測試過程更加安全。
1.4 空氣采樣係統
環境試驗艙的空氣采樣係統包括采樣口和樣品收集裝置。采樣口采用四管雙通道模式,材質為(wei) 不鏽鋼,同時具有進氣口和回氣口,避免由於(yu) 壓力變化而產(chan) 生負壓,造成的艙體(ti) 泄漏。一係列長度不等的套管可嵌套在采樣管上,采集艙內(nei) 不同位置的濃度,增加數據采集的可靠性。樣品收集裝置為(wei) 大氣恒流采樣儀(yi) ,另外也可以通過便攜式檢測儀(yi) 器實時監測艙內(nei) 汙染物的濃度。
2 環境試驗艙性能
該環境試驗艙采用全不鏽鋼內(nei) 壁、內(nei) 外艙組合控溫、遙控式發生汙染物、實時監控等技術,對該艙的溫濕度控製性、氣密性、本底濃度、回收率和自衰減進行測試,結果見表1。從(cong) 表中可以看出,該艙溫濕度控製精確,氣密性好,艙壁吸附性小,本底汙染物濃度低,回收率高,自衰減率低,能夠真實模擬室內(nei) 環境,滿足檢測和科研需要。
表1 環境試驗艙性能測試結果
項目 | 性質 |
溫濕度控製 | 溫度和相對濕度的偏差分別為 |
氣密性 | 環境艙內外壓差在0~5Pa時,艙體泄漏量為0.03~1.00m3/h |
本底濃度 | 單項汙染物濃度<10μg/m3,TVOC<30μg/m3 |
回收率 | 甲醛四種不同投放量情況下,回收率均≥85% |
自衰減 | 甲醛、苯、甲苯3h自衰減率分別為6.2%、5.6%、4.9% |